題記:
成立于2008年的海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親集團),作為國內領先的城市養老服務綜合運營商,先后建設并成功運營了海南省海口市普親第一老年養護院、湖南長沙雨花區普親馮家沖社區養護站,并依托社區養護站為周邊的居家老人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形成了“中心機構-社區養護站-覆蓋居家”的一體化運營模式。在此基礎上,普親集團還引入醫療資源進行了一系列醫養結合的有益實踐,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高齡、失能和慢病老人的醫護和養護經驗,在體系架構層面探索出了一些推進醫養融合的做法,被業界稱為“普親模式”。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對湖南長沙普親馮家沖社區養護站調研后指出:“普親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服務模式,是醫養結合的實踐案例,為中國的養老服務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被業界廣泛認可和政府職能部門高度肯定的“普親模式”,其開創者是普親集團的董事長唐文湘,他以自己敏銳的洞察與分析、不懈的追求與努力、不斷的開拓與創新,抒寫著養老服務產業的新篇章!
開創“普親模式”
抒寫養老服務產業新篇章
——記普親集團董事長唐文湘
本刊記者楊巧贊
小女孩子涵的雀躍,和著老年人的歡笑聲,溫暖著偌大的海口市普親第一老年養護院。普親集團董事長唐文湘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欣慰地笑了。
這大概是中國最小的志愿者了。年僅3歲的小子涵,幾乎一有空就在爸爸唐文湘的帶領下到普親老年養護中心來看望爺爺奶奶們,陪他們聊天,給他們解悶,做他們的“開心果”。
在唐文湘心里,小子涵和普親都是他的孩子。從進入養老行業之初的茫然,到近年來探索出普親模式,得到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的認可,唐文湘說,普親的路,已經清晰了。
這是一條延伸至未來的路。普親模式,或將成為破冰中國養老問題的新航路。
“一碗湯的距離”破解養老難題
8年磨一劍,經過反復摸索實踐之后,唐文湘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在長沙市雨花區井灣子街道馮家沖社區,普親馮家沖老年養護站已成為當地聞名的“幸福末班車”。21張床位住滿了21位老人,21位老人背后的21個家庭,在這里找到了“幸福”。
“爸,給您送飯來了。”每天中午12點半,家住馮家沖社區的曾麗準時給89歲的父親送來營養湯。送到養護站時,營養湯還是溫的,年邁的父親體味著女兒濃濃的孝心。
幾年前,曾麗的父親中風之后,生活便不能自理。曾麗給老人請了護工,即便如此,她仍放心不下,一段時間下來,一家人感到疲憊不堪。
為了減輕家人負擔,讓父親得到更好的照顧,曾麗跑遍了長沙大大小小的養老院,卻怎么也找不到一家合適的。“離家里太遠了,我們想爸爸在身邊。”曾麗說。
2013年,普親老年養護站開到了馮家沖社區,給曾麗的苦惱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在家里我們沒有經驗,導致老人身上長了褥瘡。這里服務很專業,而且在我家附近,我媽媽每天都來看看他。”親情沒有被切割,一碗湯的距離,讓養老成為了一場溫情的陪伴。
普親馮家沖老年養護站是普親集團繼海口市普親第一老年養護院之后,又一次成功的嘗試。全托、日托、居家上門服務,普親以中心機構為依托,以社區養護站為主體,以居家上門服務覆蓋社區,并整合醫療、健康管理、輔具等一系列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支撐起一個個愛的屋檐。
這個屋檐的鑄造者,便是普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唐文湘。
2014年3月13日,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對湖南長沙普親馮家沖社區養護站調研后指出:“普親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服務模式,是醫養結合的實踐案例,為中國的養老服務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這是基于全國視野審慎之下的一個評價,是對唐文湘所進行的有益探索與實踐的認可。
目前,普親集團已與海口市民政局簽署合作協議,全面參與海口市醫養融合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和運營。2014年,普親模式將陸續在部分省會級城市落地。
唐文湘正用自己的雙手,將普親集團夢想的種子,播往全國各地。
從失敗的嘗試之中汲取經驗
唐文湘,祖籍海南萬寧市,1968年出生于湖南,自幼書香相伴,受家風熏陶。
1989年,剛走出湖南財經學院的校門,唐文湘被分配到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做了三年的項目經理。之后,受改革開放春風的影響,毅然辭職,開啟人生新篇章。
辭職下海的唐文湘成立了海南前度投資有限公司,從事醫藥和醫療器械相關業務。因工作關系,他開始注意到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彼時,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尚未浮出水面。
而當時的唐文湘已認識到,龐大的人口基數、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速和尚未健全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使養老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成為令很多人頭痛的問題。2006年,唐文湘開始了對老齡產業的系統性研究和實踐,并決定踏入“這個值得終生為之奮斗的產業”。
彎路沒少走。起初,唐文湘懷著一顆火熱的心,相繼嘗試運作過養老地產、候鳥式老人養生、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老年用品店等老齡產業多種業態,均因故未能開花結果。
唐文湘停下了前行的腳步,問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時,他想起一件事:一位鄰居想將家中中風在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父親送到養老機構,養老機構卻拒絕接收;想把他送到社區,但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缺乏專業的設施設備和護理人員。無路可走的這一家子,只好將老人留在家里,一家人為此疲憊不堪。
唐文湘此時也注意到,中國老齡人口中,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老人約有3000多萬,且以每年上百萬的速度增長。這部分老人的養老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為此,他聘請專業調查公司在全國十幾個城市開展了近3000例的失能養老服務調查。調研報告出來后,唐文湘眼前的道路,突然之間清晰了:“失能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是剛性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應著重保障‘失能、高齡’等老年群體,只有解決了失能老人的問題,才能根本性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
通過對養老市場的分析,使唐文湘找到了養老市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他為此專門成立了國內第一家民營老齡產業研究院——海南省普親老齡產業研究院,開展城市失能養老服務體系的系統性研究。他認為,目前我國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以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雖已初具雛形,但體系的構建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機構、社區、居家之間呈現出獨立發展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現實中,機構對社區和居家的支撐作用不夠,而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往往缺乏專業性,忽略老年人的真實需求。”
普親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著手開展以中心機構為依托、以社區養護站為主體、以居家上門服務覆蓋社區失能老人為重點的養老服務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尤其是突出了社區養護站的樞紐和平臺作用,將養老服務體系打造成一個有機整體,大大增加了體系的系統性和協同性,各類養老服務資源在體系內實現了高效的配置。“普親是國內首個系統研究和構建城市失能養老服務體系的專業化公司,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系統、高效的為老服務保障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尊嚴。” 唐文湘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苦盡甘來迎接政策曙光
唐文湘的奮斗之路,并非坦途。
養老服務業是一個天然帶有一定公益性的行業,投資很大,回收期卻很漫長。難怪唐文湘感嘆:“這是一個必須有人文情懷才能做好的行業。”為了辦好普親,唐文湘將從事其他行業賺取的所有收入都投入到養老事業中去,最困難時,他賣掉了自己的連鎖藥店,甚至用自己的固定資產抵押借貸以維持公司的運營。
除此之外,民間資本開辦養老機構還面臨其他諸多問題,面對筆者的采訪,唐文湘憂心重重:“養老服務是個微利行業,購買土地建設養老機構成本太高,如果租賃物業又出不起太高的租金,尋找到適合用于開辦養老機構的場地設施又非常不易”。
盡管如此,他還是克服種種困難堅定的走了下去。2012年年底,海口市普親第一老年養護院開業,其后,長沙普親馮家沖社區養護站也開業了。這兩家養老機構功能布局合理,設施設備完善,服務質量高效,依靠口碑相傳,很快便開始盈利,如今已成為民政部養老機構專業化、科技化建設示范單位。而政府接連出臺的扶持養老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讓唐文湘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普親模式“低成本、高覆蓋“的特點,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并紛紛選擇普親作為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合作伙伴。“普親在服務體系規劃設計、醫養融合探索實踐、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養老服務資源整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今年普親模式將在四到五個城市落地,未來將在更多的城市復制推廣”,唐文湘自信地說。
整合資源推動行業發展
民間和政府常用“創新”來形容唐文湘的所為。
“養老行業并不是一個新行業,而是一個資源重新配置的行業,創新,在于對資源重新配置的把握中。”被民政部聘請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的唐文湘,有了更多更深刻地思考。
“老年人口的各類不同需求被零散分割在不同的傳統行業中,沒有實現行業化的系統整合及有效細分。這種零散的分割導致老年人無法獲得人性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產品和服務。” 唐文湘心里明白,單靠幾家養老機構,是無法實現他所追求的養老夢想的。
為此普親開始了與國家級科研機構的合作。普親與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民政部民升康復護理養老發展中心,令唐文湘感到欣慰的是,該中心受邀參與多項政府養老服務標準的制定,在產業標準制定、產業對接、政策扶持、示范機制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人才培養也是目前行業面臨的困境,”唐文湘對此心知肚明。到2015年,全國養老行業護理員的崗位需求約500萬個,但目前實際從業人員不到30萬人,具備執業資格的僅數萬人,行業管理及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有待迅速建立。“要快速培養人才,必須通過與高校合作來實現。”
一步一個足跡,由民升康復護理養老發展中心發起的全國性、綜合性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平臺——民升學院正式成立,并以其創新性的教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了廣大高職院校的歡迎,紛紛開展與民升學院的合作辦學。
同時,隨著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推進,“單純依靠財政資金投入,政府的擔子很重,這時,政府必須要有新思維。養老服務項目也可嘗試采用PPP等新的融資模式進行建設。” 唐文湘說。海口市醫養融合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就將嘗試拓寬融資渠道,在政府資金的引領下導入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為此,普親集團已計劃與部分產業資本建立投資聯盟,探索體系建設新模式。
唐文湘要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與開拓創新,將“普親”的種子播向養老產業的明天!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湘ICP備15011513號-1」 法律聲明
Copyright © 2019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